目前,國際競爭局勢風云變幻,只有掌握了核心技術和國際標準話語權,才能在國際競爭中贏得一席之地。從國際舞臺上的觀眾到主角、再從主角到導演,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按照國家電網公司的部署,積極參與國際組織和國際標準化工作,持續提升技術創新能力,并將技術訴求更快速、有效地納入國際學術組織發展戰略,將國家電網公司在特高壓、智能電網、新能源等重點領域的優勢和實踐融入國際組織發展規劃,提升國家電網公司的國際話語權和主導權,為國家電網公司國際化發展戰略提供重要支撐。
成立國際組織:里程碑意義的突破
2008年10月,我國首個自主組織的新技術委員會——IEC TC 115高壓直流輸電技術委員會正式獲批成立了。對于國家電網公司和中國電科院來說,這是一個激動人心的時刻。
特高壓技術在中國的飛速發展引起了IEC、CIGRE等國際組織的高度關注。為了提升我國特高壓交直流標準的國際影響力,推動IEC特高壓標準化工作開展,我國積極爭取2007 IEC/CIGRE特高壓國際標準研討會在中國召開。
“在IEC/CIGRE特高壓國際標準化研討會上,我們配合公司有計劃、有目的地去多方面、多渠道、多形式爭取世界各國專家對我國特高壓標準化建設的支持?!被貞浧疬@段時光,參與委員會籌建的中國電科院高電壓研究所主任工程師谷琛依舊激情滿懷,“經過努力,在IEC SB1工作組會議上,SB1贊成中國提出的在IEC成立高壓直流輸電新TC的建議,向IEC建議成立新的高壓直流TC,負責高壓直流輸電系統方面的標準工作?!?/span>
IEC TC115順利獲批成立,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突破。此后,中國電科院又配合國家電網公司積極推動IEC PC118智能電網用戶接口項目委員會和IEC SC 8A大容量可再生能源接入電網分技術委員會的成立,中國電科院副院長王力科、新能源中心總工程師遲永寧分別擔任兩個委員會的秘書。2014年4月,中國電科院副院長姚良忠成功當選TC122特高壓交流系統技術委員會主席。作為國際電力研究交流組織(IERE)董事成員,中國電科院還充分利用IERE的國際平臺,積極宣傳我國在特高壓輸電、大電網規劃和運行、智能電網及可再生能源等領域的關鍵技術研發和科技創新中的突出貢獻。
2016年,中國電科院以主持IEC SEG6非傳統配電網/微網系統評估組工作為契機,發起在IEC TC8建立分布式能源系統分委會的新提案,為國家電網公司搶占新興領域國際標準發展先機。同時,全面參與IEC《全球能源互聯網》白皮書編制工作,將全球能源互聯網理念融入IEC標準戰略。
截至2016年年底,中國電科院共承擔3個IEC委員會秘書處具體工作,是13個IEC下設技術機構的國內技術對口單位。擔任CIGRE A2變壓器專委會、A3高壓設備專委會及C6配電系統和分布式發電專委會委員中國委員職務。相關工作的開展實現了我國在電工領域的標準國際化突破,有力提升了中國在國際標準組織中的地位,提升了我國國際標準制定的話語權。
制定國際標準:國際話語權穩步提升
“有人比喻國際標準開發是一個沒有硝煙的戰場,每個標準開發的背后都是一場利益廝殺,這個說法毫不為過?!?011年,中國電科院青年專家馬士聰成為IEEE UHV WG(IEEE交流特高壓工作組)P1860分工作組秘書。提起自己參與制定國際標準的經歷,他頗為感概:“我們是第一次參與國際標準開發,對國際標準開發規則、各成員國之間的分工合作規則等都不太了解,前期走了不少彎路?!?/span>
“意識到這一點,我們加強了對規則的交流和學習,中后期開發過程順利了很多?!盜EEE UHV WG P1861分工作組秘書陳江波說。2014年,3項IEEE國際標準獲批發布。憑借在特高壓交流輸電技術標準化領域的巨大貢獻,國家電網公司榮獲IEEE-SA企業卓越貢獻獎,參與該工作組的中方成員均獲得了IEEE特殊貢獻獎。
IEC PC 118智能電網用戶接口項目委員會以用戶側與電網側信息接口標準為工作目標,涉及技術領域眾多,不僅面臨各國對新興領域標準主導權的爭奪,也要應對IEC內部不同標委會間的競爭。同時,項目委員會作為IEC應對智能電網環境下系統融合需求的一次組織形式創新,也面臨著諸多質疑?!皩C 118而言,爭論的焦點往往不在技術細節,而在于對IEC標準發展戰略、方法論和機制創新的理解?!盤C 118秘書助理馬文媛介紹說,該秘書處不僅要關注委員會內部工作,還要以全局性眼光把握工作方向,并提出爭議問題的解決之道。成立5年來,PC 118克服重重壓力,成功發布2項國際標準,另有4項國際標準計劃于2018年發布。
2016年,中國電科院主導制修訂IEC、IEEE、CIGRE國際標準和技術報告共12項。推動新立項國際標準2項,分別為IEC 62934《可再生能源接入電網術語、定義和符號》和IEC 63043《可再生能源發電功率預測》。其中,IEC 62934《可再生能源接入電網術語、定義和符號》是IEC SC 8A在可再生能源并網領域立項的首個國際標準,由IEC SC 8A下屬的“可再生能源接入電網術語和定義”工作組(WG1)負責編寫工作。為了編寫這項標準,IEC SC 8A WG1在2016年召開了2次工作組會議,來自國內外的多名專家圍繞標準的具體內容和編寫思路開展了熱烈研討,并廣泛聽取與會專家意見,為下一階段標準編制工作奠定了扎實基礎。
國際標準的發布有利于帶動中國裝備、技術走出國門。IEC/TS 62344《高壓直流接地極設計通用技術導則》與IEC/TS 61973《高壓直流換流站可聽噪聲》標準是高壓直流接地極設計和換流站可聽噪聲防護領域的首個國際標準,引入了大量最前沿的技術和概念,被IEC各成員國采納,促進了各國相關標準統一,實現我國直流輸電技術的國際輸出。
主導制定國際標準,使我國成功中標巴西美麗山水電送出特高壓直流輸電Ⅰ、Ⅱ期等海外工程,創造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實現特高壓直流成功走出國門,在我國能源電力高技術產業的國際化戰略中實現了重大突破。
開展國際合作:持續增強科技創新能力
在高度重視國際組織與國際標準化工作、穩步提升公司在相關技術和標準領域國際話語權的同時,中國電科院還大力推進國際合作交流,為持續提升公司科技創新能力提供動力。2016年,中國電科院先后與美國亞德諾半導體公司(ADI)、美國國家大氣研究中心(NCAR)、法國電力集團研究總院等深入開展交流合作,國際影響力與知名度穩步提升。
在與美國亞德諾半導體公司的合作中,雙方組建跨專業、跨領域的項目聯合研發攻關團隊,將開展關于提高智能電網電子設備可靠性技術的合作研究,在系統層面和電子元器件層面開展提高相關智能電子設備的可靠性研究等創新性互補合作。
與美國國家大氣研究中心聯合成立的電力氣象聯合研發中心注重交叉學科和跨界融合技術的創新發展,加大以高精度數值天氣預報技術為基礎的電力氣象預報預警技術的研發力度,開展電力與氣象跨學科人才交流、培養與實驗室資源共享,快速提升公司在電力氣象領域技術水平并取得重大技術突破。
與法國電力集團研究總院聯合建立的先進配電技術聯合實驗室,將支撐智能電網、電動汽車與家居、配電等熱點方向的研究,共促技術進步與資源共享。
“十三五”期間,中國電科院還將繼續推進國際標準立項及編制工作,積極開展新的國際標準提案申請,高質量做好已承擔的國際標準編制工作,鼓勵專家參加國際組織活動或成為國際組織成員,爭取擔任國際組織的高層管理職位、參與國際組織活動和國際標準制定的頂層策劃和領域布局。大力開展國際學術組織活動和國際標準制定,培育具有國際學術影響力的專家團隊,為提升公司在國際標準制定領域的決策權和話語權做好儲備。